黄靖:美国进入了“怪圈”,越是“力不从心”越想发力丨新春观察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虎年新春之际,直新闻推出特别策划《新春观察》,约访多位知名国际关系学者,与您共度知识年。在百年变局与世界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当下,我们将迎来一个怎样的新年?又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新一年呢?《新春观察》第六期,带来的是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学术院长黄靖的专访。专访由直新闻驻京记者站记者朱恩地采写。
学者黄靖有40年左右的旅外经验,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黄靖先后在哈佛大学、犹他州立大学、布鲁金斯学会等高校与智库任职。他也是布鲁金斯学会第一位华裔高级研究员。
2008年,黄靖离开美国前往新加坡,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特聘讲座教授。期间,他发起主持中印“二轨”安全问题对话、中印媒体高层对话、中-日-美三方“二轨”对话、亚洲环境政策对话、中-印-日三国能源政策对话、亚洲-欧盟能源安全对话,还开发了西伯利亚/远东中的多边国际合作等项目,并任中日青年领袖论坛导师。
摄像机关掉以后,黄靖谈起这段旅外的经历,他半开玩笑地说,他20岁左右出国,60岁左右归国,人生中最黄金的40年时间都在外漂泊。事实上,正是这样丰富的旅外经验,让黄靖在观察中美关系、南海局势、以及涉亚太地区等议题有着特殊的视角。
将近一小时的访谈中,我们谈到了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布局,谈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心态,聊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外交布局。黄靖老师多次谈到了美国在东南亚区域内的“力不从心”,他认为这代表着美国霸权的衰落。但他也提醒,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就不再发力,它反倒会用“威慑、骚扰、破坏中国形象”这三种方式继续对中国进行打压,试图消耗我们的外交、政治资源和精力。而中国如何做?黄靖老师说,要有定力,也要做好自己的事。
黄靖(左)与直新闻驻京记者朱恩地
【以下是采访全文实录上篇,阅读全文需时15分钟左右,但值得一读。明天将继续推出下篇。】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朱恩地:我们有一种感觉,虽然西方有一些炒作,美国的“印太战略”也在推进,甚至还有AUKUS(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的出台,但去年一年南海议题并不算“热”,冲突感也不那么明显。您是否也有类似的感觉?您如何评估过去一年南海的形势?
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学术院长 黄靖:我觉得是有这么几个原因。实际上美国对南海的重视程度并没有减低。我们看,除了拜登本人以外,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副总统哈里斯都到了东南亚访问,就是到南海周边国家访问,但效果不大。美国去南海,这个是它的抓手。
以前美国的抓手,就是中国跟南海的某个国家有领土争端,美国说尽管我对你这个领土争端不持立场,但是你们领土争端会“危及地方的和平与安定”。美国人“要维护和平安定”,给自己找这样的理由。现在涉及南海争端的国家,尤其是整个东盟组织都明确表示,在中美的竞争当中不“选边站”,美国就拿不到抓手。这里好好的,你来干什么的,这是第一个原因,就是美国突然觉得它到南海这搅局的合法性没有了。现在美国走了一趟,不管它的国防部长也好,国务卿也好,副总统哈里斯也好,东南亚的国家对他们都表现出非常的理性和冷淡,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我们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说积极搞好和越南、菲律宾这些国家的关系。我们和越南、菲律宾关系都维持得不错。越南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都公开表示,它们愿意和我们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想通过武力解决,不想引入所谓的域外大国来搅局,也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这样一来,尽管我上面说的美国那些高官都访问了这个国家,但也没有达到他们目的。这就使得整个南海的局势是趋向于和平、稳定和繁荣的。这时候你(美国)再以所谓“自由航行”,什么“维护地区安全”这种要求进来,你就很难看了。
还有最后一个原因,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一直以来都是“双轨政策”。所谓“双轨政策”,我们积极地寻求多边的合作来管控危机。比如说我们积极地介入了“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同时也推动多边合作来谋求发展,这是第一轨。第二轨就是双边谈判解决问题。就是一些领土争端、争议,我们积极通过双边的和平谈判解决问题,并且我们积极促进发展,我们也不用武力。
相比之下,是美国的军舰一天到晚在这耀武扬威,打着“自由航行”的幌子。而中国反而是非常实事求是的、平和的、和平的。就使得美国到南海来以后,它觉得好像有点不切实际,实在没有把柄。尽管它也动员了一些所谓的盟友国家,像英国、法国、德国来,但这些国家来,因为南海是个公共水域。随着整个欧洲地区对亚太的重视,加上现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心在亚太,它(欧洲)也想来一起搭经济的快车,所以它要表示存在感,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也没有做什么过激反应。当然一些媒体说什么欧洲盟友跟美国盟友联合起来,在挑衅,我觉得有点过度解读。它们只是来这显示一下存在而已。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朱恩地:南海周边国家对AUKUS(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这个准安保机制并不是都买账,区域国家的不一致反映的是什么现状?
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学术院长 黄靖:我认为实际反映几个方面的问题。因为首先我们知道,AUKUS这是美国一种长远的战略谋划,它是想通过谋求制海权来长期制衡中国的发展。因为马汉理论说了(世界著名的海权理论创始人),“谁掌握了海洋,实际就掌握了世界”。它(美国)跟英国结盟就掌控大西洋。因为英国尽管是在衰落也脱欧了,但英国的海军在欧洲还是最强大的,在整个欧洲,美国跟英国合作就掌控大西洋。英国还有余力出动帮它去掌控亚太。澳大利亚本来是一个远在天边,一个孤子,是一个短板,但是它(美国)把核潜艇给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核潜艇就会充分利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广泛地区藏匿和准备,必要的时候核潜艇就一下子给悄悄地跑到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来牵制中国。这样,本来是个短板就变成强项。因为它有了核潜艇,你打它找不着,对吧?它打你的话,可以悄悄地过来,并且三个国家都是海权国家。美国本身是海权国家,因为美国是唯一一个大国,面临大西洋和太平洋,英国是海权国家不用说的,澳大利亚也是海权国家。三个海权国家结合起来,就同时控制了大西洋和太平洋,这是美国的一个打算。
但这样做就出现了很多问题。第一个你知道核潜艇的核原料是可以做原子弹的、核武器的,它已经踩上了核扩散的擦边球。你美国反对核扩散,但却让一个没有核的国家掌握了拥有核武器的潜力,这是很糟糕的。
第二,澳大利亚尽管在冒头,但它实际是个小国,它想自己跻身于二流强国,但就只有2000多万人口。这样一来,你知道对澳大利亚在安全问题上感到威胁的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我们知道有一段时间东帝汶独立出去了,印度尼西亚到现在都耿耿于怀。所以澳大利亚有了核潜艇,并且是战略核潜艇以后,相关地区的一些国家像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包括越南,甚至菲律宾这样美国的盟友都觉得,战略平衡被打破了。打破以后,跟澳大利亚本来是在相应的一个位置上的国家,突然处于一种战略的劣势,因为澳大利亚有了核潜艇了,有潜在的核武器。一些地区的大国,像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都是一两亿人口的大国,比澳大利亚大很多,越南也是很大一个大国,它们就感觉到,你跟中国美国全球的“战略平衡”我不管,但我这个区域在亚太、“印太”的区域战略平衡我是要管的。比如说,你澳大利亚一个小国一下子有8艘核潜艇,那么它就觉得这个区域的战略平衡被打破,所以我们看到印度尼西亚也好,马来西亚也好,这些国家都表示了一种批评的,至少是怀疑的态度。
第三个原因,美国在这里本来还在搞QUAD,也就是美澳印日四国联盟。但美国突然自己搞了个小联盟,印度和日本这样的国家它就会有想法。
所以这个AUKUS,我认为从美国角度看来,好像是符合美国利益,帮助美国掌控海洋,又是大西洋又是太平洋。但是从美国的盟友圈也好,伙伴圈也好,“印太”和整个地区的平衡来说,都是备受批评。当然更不要说法国这个国家也被惹恼了。
所以整个来说,AUKUS这个事出来以后,我们看到不光是中国,当然更不要说俄罗斯这样的国家了,包括美国的盟友,日本、印度在内的盟友,都持不欢迎的态度,甚至公开反对。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朱恩地:我们看到《外交政策》网站上一篇文章说,美国在亚洲正同时执行三项政策,分别关注中国、地区盟友伙伴和其他不结盟国家,特别是想笼络东南亚。不过,评论认为拜登眼高手低,反倒让自己陷入三难的困境。您对此怎么看?
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学术院长 黄靖:我觉得这个观点是对的,因为整体来说,相对而言美国是处于一个势力下降的地步。当然美国还是第一强国,它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也可能美国会重新再起来,但目前来说它确实相对来说势力在下降。
事实上,美国也意识到这一点,你会发现美国的对外战略中有很大的矛盾,一方面它要搞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又搞了AUKUS,从陆地撤出来,要控制海洋。但另一方面它的战略意图又像什么都不想放。本来美国在国家霸权地位下降的时候,它的战略意愿和战略能力已经有了巨大的差距。而美国一方面要收缩,一方面又到处去干涉,这使得这个差距是越来越大,导致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力不从心”,就是它想做的和它能做的是两回事情。
刚才你说《外交政策》杂志上说的就是这个事情。战线越来越长,自己又顾及不到。我们都知道“力不从心”,不管从人来讲、国家来讲,力不从心就是衰老的表现。美国就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它越是力不从心,它越要用力,越用力越暴露它力不从心,就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拜登上台一年多来,我们发现不管是内政外交,他都是声音喊得很响、姿态做得很高。高姿态、很强硬,但实际真正做到的事情寥寥无几,没有什么真实做到的。
拜登一年到头不管对内、对外,都没有什么实际的东西给出来,比如他搞的QUAD,搞了AUKUS,搞的什么重振联盟。我刚才说到南亚、东南亚走了这一圈,到最后能拿出来的,能够真正有实操性的,可以放到实践里的,真正的具体政策几乎一个都没有,反而进一步暴露出就是像阿富汗撤军那样的执行能力、协调能力和它的预后能力都很弱,跟它世界霸权的地位是完全不相称的。
所以我就说“力不从心”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也进入了一个怪圈,它用力越猛,越发现它做不到。我觉得美国这个国家如果不做一些休整的话,还是什么都想要,一方面手还是伸得很长,一方面又意识到自己不行要收缩了,这两个成了一个矛盾的怪圈。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朱恩地:您觉得是不是在这个区域内美国的霸权在下降,然后东南亚国家它的话语权在上升,它们之间的力量博弈,现在会有一个变化。
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学术院长 黄靖:实际是这样的,东南亚国家也是从自己国家利益出发的,它就发现美国在三个方面都和它的预期相差很大。
第一个就是做事的能力,以前美国要做什么事,它能做到这些事。但现在做事能力越来越弱。
第二个就是美国的软实力也在下降,什么叫软实力?就美国以前说我是榜样,大家跟我学习,但现在我们发现不管在阿富汗、在中东、在东南亚、在印度,它都“双标”,就是自己说一套做一套,人权也好,所谓的民主也好,都是这样。比如说它在人权问题上攻击中国,但它一直搞QUAD,而QUAD连一个人权的宣言都拿不出来,因为印度拒绝在新疆、香港议题上跟美国一样。美国的软实力,它的号召力也在下降,大家不信它了,它的威信也在下降。
第三个就是美国它自己整体实力的下降。你说你美国是个大国,但在东南亚也好,南亚也好,日本也好,投资、贸易额都在下降。而相比较中国在东南亚的投资,在南亚、巴基斯坦印度的投资,甚至跟日本、韩国这些地方投资和贸易,都远远超过美国。比如说从2001年到现在20年的时间,中国签订了跟东南亚的“10+1”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增长了大概11倍,美国可能连1.8倍都不到。现在这个区域内所有的国家,包括在美国的盟国,像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中国都是它们的第一贸易大国,美国可能只能排第二甚至第三。
这样一来美国在这个地方形势就会出现我刚才说的情形,它一方面要强调安全利益,说“中国是威胁”,而另一方面它自己的经济贸易跟中国有很大的差距。
那些国家都在看,你的整体实力在下降,你的公信力,你的软实力在下降,而你对这个地区的经济贡献越来越小,我凭什么要跟着你走?我跟你走是吃亏不讨好的事,没有任何利益,大家都要算账。
比如说日本就是典型的例子。日本尽管是美国的盟友里最铁的,但是日本跟中国的贸易额去年是3800亿美元,跟美国的才大概不到2400亿左右,少了很多。韩国就更不用说,差距更大,其他国家都很大。这样一来,美国在这个地方不管是它的号召力也好,它的公信力也好,它做事能力也好,它投入也好,都远远比中国差,这就是它的现状。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你看日本搞的CPTPP、中国主持的RCEP这两个大的经济体力都没有美国的份。你这么一个大国,你要到干预这个地区上的事务,但经济上没有什么作为,所以RCEP它肯定不能进,CPTPP美国又放不下架子。日本说你可以进来,我邀请你,美国放不下这个架子,因为它觉得你小老弟怎么来指挥老大哥,美国就公开说我不加入。它自己要搞个“印太”的经济结构,也是光打雷不下雨。
这样一来就使得美国在这个地区,越来越暴露出它那种“力不从心”的现状。你既然是“力不从心”的,其他人当然就不愿意为了你奔走,因为大家在这里边没有什么好处,只能是赔本的事。
黄靖:美国想通过打“台海”“南海”牌 向中国施压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朱恩地:您刚刚说美国越用力却越想用力,那您觉得美国未来的发力点会在哪?
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学术院长 黄靖:我觉得美国它主要的目标是中国,因为它认为“中国是它有史以来最严峻的一个挑战者,一个竞争者”。
它要针对中国,它的一个战略,除了要重振联盟以外,在这个地区上面有两个抓手对中国使力。一个是“印太战略”,搞AUKUS也好,搞QUAD也好,都是想通过从日本一直到印度这个大的扇面对中国施加压力。
还有两个抓手就是台海和南海,这是两个抓手,因为都涉及到中国的核心利益。美国用这两个抓手不断向中国施压,阻碍或者迟缓中国的发展,在和中国的博弈当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台海这个事情,美国也很难,因为什么?毕竟台湾离大陆太近,台湾已经不是一个“打不沉的航空母舰”,台湾现在是个“开不走的航空母舰”,大陆的火力范围完全可以全覆盖台湾,火箭炮就覆盖了。所以美国知道在台海打仗的,它得不到便宜。美国在南海也越来越尴尬,就像我们刚刚说的。
这两个抓手,它会发现越来越抓不上,但尽管如此它还是不会放弃的。所以我认为今后美国在这两个地区还会搞事,还会进一步想要做些事情。但我认为它做事能力会越来越弱。它会表现出很强的姿态,气势汹汹、张牙舞爪,又是比如说美国马上要到日本开“四国会议”,对不对?最近又跟日本搞了个“2+2”的会谈,1月21日又跟日本搞了个线上会议。你会发现它动作很多,但是现象还是老现象。
现象有两面,一方面这个地区的国家越来越不愿意跟着美国跑,越来越不愿意“选边站”;另一方面你会发现美国真正能做成的事越来越少,就是雷声大雨有点小,这将是一个常态。但是我们知道今年美国有一个国会中期大选,现在普遍的预测是国会中期大选拜登将失去在参众两院的大多数,就是民主党要败,这样的共和党又拿回了多数权。那样的话,拜登就更加难办了,因为他不管干什么国会都会反对,它会成一个分裂的政府,这样拜登就会提前进入“跛脚”状态。这更进一步限制拜登做事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对中国更强硬。因为他不对中国强硬,国内根本就运作不了。我们观察到以后可能会发生的现象就是,他会对中国越来越强硬,但是能做到的事越来越少。
不过,美国在南海也好,在台海也好,两个大国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几乎没有。这不仅仅是因为中美都是核大国,还因为中国在自己家门口打仗,是有很大的信心的,美国的信心则越来越不足。这样美国就无非用三种手段来对付中国,一个就是威慑你,拿军事压力威慑,而随着中国的力量越来越大,它威慑的效果越来越弱。
第二个就是骚扰你,什么叫骚扰?就是对台湾今天派驾军机“访问”,明天派个议员;在东南亚今天派个副总统到越南访问,明天来个军舰。就骚扰你,让你不舒服。
第三个就是努力提高你的代价,坏你的名声。什么叫提高你的代价?就是比如,台湾问题也好,南海问题也好,它搞一堆国际上所谓的盟友跟它在一起,说你今天又“侵略”了,明天又“威胁”这个了,你的“人权”也不好,这样使得你要做自己事情的代价无形中提高了。比如说最近的立陶宛,你就要花费很多资源去处理这件事情,你花费资源的代价就提高了。
但是我想中国都是能应付得了的,所以我总的看法就是:美国骚扰不断,各种小动作不断,但是难以扭转根本的大趋势,更不能阻碍中国发展。
而我们知道时和势都在中国这一边,所以这一点中国倒是有定力。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转。如果美国一跳我们又跟着跳,就被美国带节奏,我们要有自己的节奏,根据自己的利益来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不要今天美国说东边起火了,我们就跑到东边去救火;美国说西边放水了,我们跑到西边堵水;疲于奔命反而不必要地消耗了自己的资源,所以大国要大国的定力。
你像最近中国在处理德国新政府的问题上,就是完全没有跟着美国人转,我们就把德国新政府——本来说起来是个比较反华的德国新政府,现在处理得非常好。前不久,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跟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也有个会谈,他谈得很理性。我觉得我们要按照自己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时间表来做自己的事情。
记者 | 朱恩地,深圳卫视驻京记者
编辑 | 李汶思,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专题统筹 | 曾子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